关于《德庆历史地图集》
《白孔六帖》卷二十八《高洁》中称赞唐朝名相杨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淡如也。”这道出杨绾阅读史书之专注,也说明了“读史者,当左图右史”重要性。一边查阅文献,一边游览地图,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对照地图就能迎刃而解。如笔者在探索云浮狭义意义上的“南乡”与“黄姜峒”时,这两个地名到底是指今云安六都还是云浮市区,由于典籍上记载较为混乱,一度陷入迷惑。笔者根据《万历武功录·罗旁猺浪列传》载“黄姜之南六十里曰南乡,南乡之西南一百里曰富霖”记载,结合现实云浮市区在六都南面的地理环境,再综合乾隆《东安县志·兵防志》所载“(南乡)所城原题设在南乡,后覆南乡形胜,风气攸萃,建县尤善。又题改黄姜,而所名则仍其旧云”以及万历《文武诸司衙门官制》等多种史书记载,厘清了这两个地方的联系与区别,得出“黄姜峒在今云安六都,南乡原为今云浮市区的名字,后来因为南乡所城设在黄姜峒,逐渐取代黄姜峒成为当地的地名”的结论。德庆作为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是郡、州、府、路治所在地,历史沿革较为复杂,通过历史地图往往更容易直观了解历史沿革,边界变化。因而,绘制《德庆历史地图集》有其必要性。说到历史地图,必然提到中国历史地图研究方面官方最权威最详尽的历史地图研究出版物——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编纂,直到1975年出版内部版本,1982年开始正式陆续出版了八册,共二十余个图组,三百多幅地图,涉及七万多个古代地名,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地图集》涉及德庆的地图有18幅(分别是第二册35-36页西汉交趾刺史部图、63-64页东汉交州刺史部图,第三册30-31页孙吴交州图、57-58页西晋交州广州图,第四册5-6页东晋图、25-26页刘宋图、31-32页萧齐广州越州图、44-45页南陈图,第五册24-25页隋岭南诸郡图、36-37页唐时期全图(三)、38-39页唐元和方镇图、69-70页唐岭南道东部图、92页南汉图,第六册34-35页北宋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图、65-66页南宋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图,第七册3-4页元时期全图(一)、30-31页元江西行省图、72-73页明广东图以及第八册44-45页清广东图)。这些涉及德庆历史的地图中,笔者发现部分地图是有误的。一、元溪县治位置有误。元溪县治在今德庆悦城镇红院村,《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其位置在今九市镇。(涉及的地图包括第三册57-58页西晋交州广州图、第四册5-6页东晋图、31-32页萧齐广州越州图。)二、行政边界有误。1、唐康州行政边界有误。包括了属于高要县的思劳、思办、杨柳、都骑等地(今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东部以及云城思劳镇、安塘街道)。涉及的地图为第五册69-70页唐岭南道东部图。2、北宋康州、南宋德庆府以及元德庆路的行政边界有误。包括了属于高要县的思劳、思办、杨柳、都骑(今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东部以及云城思劳镇、安塘街道),新兴县芙蓉一都、二都(今云城区南盛、前锋、腰古)以及阳春县的黎涝、铁峒、榕木岗、上沙、丰峒、黎埇(今阳春市圭岗镇、永宁镇)等地。涉及的地图包括第六册34-35页北宋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图、65-66页南宋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图和第七册30-31页元江西行省图。万历五年(1577年),明廷划德庆州晋康乡以及高要、新兴、阳春部分地区建东安县(今云城区、云安区),上述地区于此时才划入新建的东安县,此时东安县属罗定直隶州管辖,所以唐康州、北宋康州、南宋德庆府以及元朝的德庆路并不管辖这些地方。《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历史地理信息,每一个地理信息背后有着大量的实证研究,因而会产生大量的释文。通过图文对照,就能了解每一个地理信息的来龙去脉。所谓释文,又称“图说”,其实就是对地图中各项内容的交代和说明。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工作流程为例,史学工作者首先要按照统一规定,把图面上各类名目的史料出处、定位依据等各内容记录、编定之后,制图工作者才会根据这一份成文材料去标绘、制作成图。即以现当代政区边界为起点,依据政区的历史沿革情况,详考建制、地域在时间序列上的继承与变化过程,以此逐年、逐代地向前追溯,复原出某一年的历史政区的行政边界。所以从程序上讲,历史地图的制作都是先有“说”后有“图”的,而在编图过程中形成的这一整套文字资料,就是“释文”的雏形。《中国历史地图集》在1987年八册公开本出全以后,即拟由各负责单位将其数百万字的释文按照地区分卷出版。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仅见《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等少部分地区的释文公开出版,因此笔者并不清楚上述涉及德庆的历史地图错误之由。由此,在2019年7月,笔者萌生了绘制《德庆历史地图集》的想法。2022年,《德庆历史地图集(稿本)》的课题研究在肇庆名城与旅游发展研究会立项,成为2023年肇庆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课题之一。《德庆历史地图集(稿本)》是在肇庆名城与旅游发展研究会的支持与指导下,利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方志等典籍将从汉朝端溪县到当代德庆的各朝代历史行政区划绘制成图,形成图集。这是探索肇庆地区乡土历史地图的一次尝试,为日后更好绘制《肇庆历史地图集》积累经验。由于资料缺乏等各方面因素,尚未能复原出南北朝等时期的历史地图,故暂称稿本。端溪文史(原德庆文史公众号)创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发掘德庆人文历史,放眼泛德庆地区(即德庆曾经管辖过的包括今封开、云浮、郁南、罗定、信宜等地)以及肇庆地区乡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欢迎读者转发分享。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搜索
-